济南市历下区善治公益发展中心    案例    社工站案例    统筹推进五项建设 综合提升四种能力 社工站搭建社会工作服务新平台

 

历下社工总站举办需求调研与分析呈现专题培训。

 

社工站作为一种新的基层社会工作体制模式,既关系民生,又连着基层。4月20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统筹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度,并明确把握专业化高质量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发展方向。

今年以来,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不断向基层下移,历下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历下区通过加强体系建构,突出系统集成,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实现街道社工站的全覆盖。目前,全区已建成运营社工总站1个,街道社工站13个,社区社工室6个,共配备专业社工42人,专业督导12人,办公和服务场所面积超4000平方米。历下区民政局通过统筹推进五项建设,综合提升四种能力,发挥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优势,在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完善基础建设,打通关键环节

 

加强制度建设。站点建设,制度先行。历下区民政局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济南市历下区关于加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对社工站建设的总体要求、职能定位、建设标准、建设方式、实施步骤、工作要求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保证了社工站建设有方向、有遵循、走对路、不跑偏。

为保障社工站建设运营的规范化和服务的专业化,区民政局指导社工总站编制了《历下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指导手册》,详细说明了站点建设、平台运营、人员素质、服务内容、项目管理、考核评估等系列要求。建立和完善社工站工作制度,制定实施人员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场所使用管理、文书档案管理等制度,规范社工站运营流程和服务开展。

加强体系建设。明确建设方向,将社工站定位为综合性、枢纽型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以三级社工站为平台,把政府、企业、社会资源整合调动起来,打破层级和行业界限,形成“纵向统筹指导、横向多元协作”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网络。

明确职责定位,区社会工作服务总站是综合性指导服务平台,统筹全区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的指导支持、运行管理、培训督导和考核评估等工作;街道社工站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基层综合性、枢纽型平台,兼具项目实施、人才发展、资源整合、协同治理等功能;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建立“公共空间+专业社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的联动机制,既是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直接开展专业服务的阵地,也是实现居民直接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的平台。依托三级站点,构建功能互补、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加强队伍建设。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聚焦服务对象需求和三级社工站建设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一支40余人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并不断优化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结构、领域结构和能力结构。

社工站按照“1+2+1+X”的方式配置服务队伍,即以1名社工站站长和2名驻站社工构成服务核心力量,1名专业督导作为专业支撑,并加上若干高校社工实习生、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在本区域招募和培育的社区社会组织骨干、社区志愿者作为服务补充力量。社工站队伍建设充分发掘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人才资源,做到人才的最大化聚集和共享。

加强阵地建设。社工站服务空间打造并不是另起炉灶、从零开始,而是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现有的场地、设施、资金等各种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社工站服务空间打造更融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专业服务,为空间赋能。

为此,区民政局制定《历下区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规范》,明确了社工站选址、办公及服务场地面积、功能布局、形象标识和装修打造标准等要求,在站点打造中做到规范指导、建设资金、办公场所、服务场地、设施设备五个到位。

加强标准建设。在社工站建设之初,各街道、社工站承接机构以及驻站社工等对站点打造、运营管理、专业服务开展等方面的认识都存在较大差异,社工站的标准化、统一化和规范化建设尤为重要,是夯实社工站建设基础的必然要求,越是在建设初期,越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

在形象识别上,设计了历下区社会工作服务站视觉识别系统,推行统一的logo、标识标牌、工装等,塑造社会工作专业形象,不断提升历下社工的知晓度、认可度和影响力;在质量控制上,编制《济南市历下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服务标准1.0》,项目管理思维贯穿始终,帮助驻站社工在项目不同阶段,更好地规划、组织及管理各种工作与资源,统一步调,规范服务,打好工作基础,稳步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内容上,将提供专业服务作为社工站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1+3+1+N”的模式设置服务项目,在服务基本民生、推进社区治理创新上下功夫、求实效;在考评标准上,对社工站运营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绩效评估,建立“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结项评估”和“月度简报+实地走访”相结合的项目执行跟进与评估考核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细则和指标。

 

提升综合能力,激发服务效能

 

济南市历下区驻站社工集体合照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服务是社会工作的立身之本。为提升驻站社工专业服务能力,社工总站充分发挥支持中心作用,聘请高校学者和社会工作实务专家,建立了社工站督导培训专家库,并与山东大学、济南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和山东女子学院四所驻济高校社会工作院系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历下区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形成强有力的专业学习、培训、督导、实训支持体系。

强化社工站人才赋能培训和督导支持,建立“入站培训+基础培训+专题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和“总站督导+专家督导+机构督导”相结合的督导机制,通过立体化、多维度和持续性的培训督导支持,增进驻站社工的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促进社工成长并保障社工站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历下社工总站已累计开展各类社工能力建设专题培训10余场,培训社工480余人次。

提升联动协同能力。发掘和整合优质的社会资源既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保障。在各社工站建成运营后,首要任务是按照搭建枢纽平台、联动多方力量的建设方向,深入社区、楼院进行走访调研,发掘区域内优势社会资源,绘制社区资源地图,形成社工站服务资源库。

为发挥社工站枢纽平台作用,促进相关主体的沟通协作,历下区建立了以街道社工站为平台的常态化联席会议制度,密切联系街道、社区、驻地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主体,集众智、汇众力,共推政社联动协同,打通多方资源下沉社区、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使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进入“寻常百姓家”。

提升运营管理能力。为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站运营管理信息化水平,优化提升项目管理效能,增强项目服务成效,历下社工总站开发了历下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分为民政端口、机构端口和驻站社工端口,突出管理和服务两大功能,为社工站提供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管理、督导申请、项目动态监测、项目评估和监测等服务。社会工作服务站管理系统以便捷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社工站项目的高效管理,便捷、全面地记录全区20个社工站点的基本情况和服务动态,为历下民政社工参与社区服务治理保驾护航。

提升宣传引导能力。社工站不仅要做好、做精专业服务,还要让服务在社会大众中得到认可和传播。当前,街道社工站建设正全面铺开,但是将社会工作者理解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或者将社会工作等同于志愿服务的人还不在少数。历下区在建成社工站专业服务平台的同时,一体推进社工站宣传平台建设。

各社工站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社工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展示社工站建设进展和社工服务成效;加强对品牌项目培育和宣传,支持各站点结合街道、社区实际情况,设计特色项目,开展特色服务,打造特色品牌;编辑《历下社工》内刊,作为历下社工站建设和社会工作发展的集中宣传展示平台,展现历下区社会工作的发展动态,传递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与知识,展示交流在地化的实务经验,促进社工成长和行业发展。

 

服务基本民生,创新社会治理

 

2021年度历下区民政局购买社工站项目立项评审会。

 

基础运营格局初步形成。今年以来,历下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快速推进,“制度健全、体系完善、职责明晰、运营规范、专业高效”的社工站建设运行格局已初步形成。社工站正逐步成为多方协同、共享的枢纽平台,发挥社工专业服务优势,服务特殊困难群体的一线阵地,聚合多方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场。

多样服务开展初见成效。今年以来,各社工站聚焦服务对象需求,共计服务中低收入人口、各类民政对象或其他特殊困难群众人数1417人,总服务人次超3.4万;聚焦社区治理与服务人才队伍赋能,共计开展培训143次,培训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2300余人次;聚焦居民社区参与提升,共计新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117个,联动志愿者4800余人,开展社区活动参与人次超2.5万人;聚焦资源整合,链接慈善等社会资源总量超13.8万元。

下一步,历下区将继续延展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加强“街社联动、片区联合”,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全覆盖,继续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历下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与发展体系,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管好用好人才,继续探索“民政工作+社会工作”的可行路径,发展出更加明确、系统的基层社会治理与服务范式,打造以社工站建设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历下样板”。

 

 

 

 

 

 

统筹推进五项建设 综合提升四种能力 社工站搭建社会工作服务新平台